受“杜苏芮”残余环流继续北上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将有极端强降雨过程。7月29日,中央气象台升级发布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这也是自2010年中央气象台正式启用预警发布机制以来的史上第二个暴雨红色预警。
据披露,此次强降雨过程极端性强,致灾风险高,预计累计降雨量100毫米以上降雨面积将达22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1.3亿人。
暴雨来袭,气象部门及时提升预警级别,等于是吹响了防范洪涝灾害的集结号。降水范围既广,局地水势又凶猛,唯有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全力应对,方能最大限度降低强降雨导致的灾害。从公开报道看,目前波及的京津冀鲁豫晋等地,均启动了应急预案,部分景区临时关闭,市内停产、停业、停学,重大公共设施提升了防灾级别,山区严防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实时公布暂停通行路段……
(资料图片)
这些措施无疑是积极而必要的。防灾减灾,防范为要。雨势水情地情复杂,很难讲清楚,暴雨成灾究竟会在哪个点上发生问题;也没有人能保证,此前多地曾发生过的洪涝灾害不会重演。因此,各地基于气象预报,迅速启动预案,通过各种传播方式,把警讯触达每一个终端,不失为负责任的提醒。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日三警”“有警无灾”“多警少灾”等现象,频繁的示警乃至不断提升预警级别,也不排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众的生产生活安排。我们也注意到,不少网友对此有调侃、有吐槽,认为“一夕三惊”“十防九空”,导致个人生活受到了惊扰。
调侃归调侃,吐槽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并不能以此作为否定预警的依据,更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如此再三示警就是在折腾人。
灾害的形成从来不会完全按照人们的意志、推演、预防而进行,没有脚本,也没有什么“防了就一定来”的约定。遇到极端天气而启动预警,只是人们基于可能的灾害而做出的应急反应,其要义在防。从以往的经验看,有准备、有部署、有措施,就能够极大减少灾害——这是多年来人类应对自然灾害得出的科学结论。或许会“十防九空”,但不设防则必然会招致惨烈的灾情。何况,预防了而没有成灾,不也更符合这个社会的根本利益?
从客观现实看,气象预警面对的往往是大范围区域灾害天气,这就难免会出现这一区域内强弱不均、感受不一的情形。而从强降水到形成水患及其他次生灾害,除了降水本身,其实还有其他诸多致灾要件。比如城市基础设施的排水能力、设计缺陷等,再如涵洞、桥梁是否坚固,人潮走向会否出现聚集等等,任何一处的“断裂”,都可能导致惨烈的后果。
麻绳总会从细处断,普遍的预警,其实就是希望各地各部门能够紧急行动起来,查找隐患,补齐短板,找出“细处”并加以补救。这样的提醒没什么不好的。
很多时候,预警并不只是出现在台风来袭的时候,一些危险的隐患在平时即有呈现,比如地下车库的入口有没有防洪沙袋?城市道桥的排水设施是否畅通?城市地铁是否存在进水的可能?城市更新时有没有充分考虑排水问题?山体下雨时是否有落石?这就要求相关管理者真正负起责任来,在平时就做好各项设施的施工建设、安全检查,避免敷衍工程,避免形象工程,则情况就会好很多。
雨还在下,阴郁狂躁的大自然中,藏着我们不知道的太多秘密。面对不确定的天气,人们能做的仍是立足自身,堵塞漏洞,严防死守,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麻痹大意,放松躺平。
(来源:红星新闻)
Copyright 2015-2022 全球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