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给人最鲜明的印象,就是“理工男”,一心搞技术,死磕发动机。
就像拥有诸多专利于一身的华为,技术横跨ICT、消费终端、软件系统等多个领域,同样是个不折不扣的理工男。
理工男最大的特色,就是实在。但短板也同样明显,就是不太懂美。
(资料图片)
当两个直男联手,短板自然会成倍放大。
刚刚亮相的奇瑞与华为联手打造的LUXEED,从名字来看,定位应该比星途还要高端。
但一个堪比相式微车的廉价体态,一个车头短到像乌龟一样的架构布置,让人实在没法联想到高端。
有一种说法是,由于电车没有了发动机,将前舱与车头无限压缩的体态最能体现出电车技术的先进性。
为了迎合这种趋势,将A柱无限前移,试图营造出更大车内空间的既视感,也是LUXEED这种体态做法的核心目的。新势力惯用的“得房率”概念,也是在竭尽所能地强化这一代表“先进性”的标签。
但单厢化,真的等于大空间吗?
从前门缝线的位置来看,LUXEED的L113并没有现象中的那么短,从乘员进出便利性、头部包络空间等人机要求反推,这台车的H点、踵点依然靠后,驾驶员的位置依然没变,单纯靠A柱前移所增加的只是IP与前风挡夹角处无任何实用性的空间。
换句话说,A柱根部前移到了近乎前轮后端、让车头看起来既小气又紧凑的LUXEED,其追求的所谓的“单厢化体态”,并没有给车内乘坐空间带来任何增益。
你强调得房率和低公摊没问题,问题在于你只将A柱前移、但踵点和H点都不变的做法,像极了开发商通过尽可能增加房间内的飘窗面积来提升得房率一样,让业主可气又无奈。
退一万步讲,一个轴距接近3米、车长接近5米的中大型轿车,还要竭尽所能地抠出那么点乘坐空间,只能说实在,太实在了。
那你说我也不在意空间的多少,就是想通过前移的A柱来体现不同,又有何不可呢?
我的观点是,在强如特斯拉也不敢颠覆延续了百年的经典车身比例的今天,如果你没有统治级的品牌力与销量,就别妄想去改变消费者早已习惯了的审美认知。
前车之鉴不少,比如曾经被大跃进式地干掉、如今又逐渐回归的实体按键,还有单踏板模式、半幅方向盘,这些总想定义趋势的先驱者,往往被趋势打回了原型。
原因很简单,你想定义的趋势,没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实际好处,反倒让他们很不习惯。
看看同样为了优化风阻、搞出弓字型车身的奔驰EQ系列混得有多惨,相比美的牺牲与面子上的折价,你所在意的对消费者的好,消费者真不觉得怎么样——我都不好意思把车开出门了,优化的那点风阻又能怎么样呢。
对于当前这种车头似有似无、并不纯粹的单厢体态,消费者很难将其与曾经习惯的、对高级与豪华的审美认知划等号。
退一步讲,这其实是做事只想一步、只想眼前、只想自己的强势工程师文化的弊端。工程师们只知道空间越大越好,因为这很容易实现;但究竟多大算大,没人给出标准答案,因为要定这个标准很难。
就像所有国内车企都在沿用欧美车企定制的95%假人比例,即使和国内用户的身材差异巨大,也没人愿意多想一步、针对性开发——耗时耗力又有风险,用现成的不香吗。
所以在奇瑞这种以强势工程思维主导的车企中,倘若因为对空间的强诉求导致造型违背了传统的汽车审美,产生了不体面、不大气的视觉感受,可真不是什么大事。
对于一个缺乏审美自主性的实在理工男来说,既然不知道什么是美,只有去模仿其他被公认为美的对象。
于是乎造就了奇瑞近些年的新车“像这又像那,但唯独不像自己”的奇妙景象。
基本上,奇瑞的任何一台新车你都能找到它处心积虑模仿的原型车,而且大部分还都是自主品牌,也不知应该为2023年的奇瑞还在玩模仿的把戏感到无奈,还是为还好脸没有丢到国外松一口气,亦或为大部分自主品牌的设计进步感到欣慰。
曾经的奇瑞,请好的艺术老师上过几次课,有过瑞虎的成功案例,FV2030概念车、TX概念车也让人看到了自主品牌前瞻探索的希望,但理工男,终究还是丢不掉自己的固执。
回望过去,再看现在,不禁令人唏嘘。
如果奢侈的真谛在于浪费,实在的理工男和漂亮的高端货之间,就永远存在着先天性的价值冲突,也永远有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无法识别美,是完全以直男式工程思维为导向的奇瑞,陷入模仿他人的泥潭而无法自拔的根源。
但理工男啊,也不能总以实在为傲,只想粗暴地给用户你自认为的好——造廉价代步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想开发高端货,还是得多沾点艺术细菌啊。
毕竟当有人评价你实在,你真得好好想一想,究竟是在赞扬你,还是在鄙视你,究竟是在说你真诚,还是在说你笨。
Copyright 2015-2022 全球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